- 花式調酒培訓
- 英式調酒培訓
- 咖啡拉花培訓
- 西點師培訓

- 手機:
- 15875537554
- 電話:
- 0757-83205361
- Q Q:
- 2315340140
- 郵箱:
- FSzhanchi@163.com
- 作者: dfmzhu
- 來源: 佛山展翅學校
- 日期: 2016-05-20
- 瀏覽次數: 2203 次

這款法國廊酒造就的神圣之飲兼具法美兩國的魅力。Seamus Harris撰文。
幾個世紀以來,法國與美國的關系用愛恨交織來形容再恰當不過。法國是美國最古老的友邦,反對君主制、追求平等和對英國的不信任把它們緊緊連結在一起。不過,看似和諧友愛的雙方暗地里不斷較勁——還記得9•11恐怖襲擊之后美國掀起的“自由薯條”風波嗎?不管怎么說,這對桀驁冤家對彼此的欽佩和贊同雖然是不情不愿,卻又總能開花結果。因此,我們很高興地看到美國人暫時放下對法國人的嘲笑,用自己魯莽又巧妙的方式對高盧酒吧里的主角發起突襲,炮制出一款全新雞尾酒——這就是秋菊。
相比20世紀初期美國人用法國酒吧材料創造的大部分雞尾酒,秋菊更加溫文爾雅。與根據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命名的法蘭西75不同,秋菊是一款清淡的開胃酒,體現了高盧人內斂的氣質。它有如一場優雅的約會、一次在修道院藥草園中的餐前漫步;它更像是葡萄酒香彌漫的松弛劑,而非威力極大的強勁酒品,美式的時髦外表下隱藏著法蘭西的鄉土之魂。它是法國植物浸漬與蒸餾技藝的典范,將味美思和法國廊酒合而為一,復雜美妙的草本風味中加入了少許苦艾酒,最后再添上一絲橙皮的香氣。
秋菊的始創者最有可能是Hugo R Ensslin——前禁酒令時代一位懷才不遇的紐約調酒師。Ensslin自行出版了《混合酒飲配方》(1916年),這本書與眾不同,好像只收錄了他親手調制過的雞尾酒。我們這樣猜測是因為Ensslin的配方有很大一部分從未在其他地方出現過——他要么自創了這些雞尾酒,要么是這些配方的早期實踐者——而當代雞尾酒著作通常會直接從其他書中摘抄配方。Harry Craddock的《薩伏伊雞尾酒手冊》便是一個佐證:書內收錄了Ensslin的幾十個配方——David Wondrich認為是146個。除了秋菊,Ensslin還記錄了深受手工調酒師青睞的飛行的最早配方和亞歷山大的原始版本,以及很多其他配方。他的這本書是禁酒令頒布之前紐約出版的最后一本雞尾酒指南,我們透過它得以一窺那個年代的流行酒品,此后紐約城最好的酒吧陸續關門,客人們只能跌跌撞撞地走回家,喝起了私釀金酒。
秋菊是Ensslin的原創,僅憑這一點就值得一試。或許它的名字也大有文章?在中國國畫中,菊與梅、蘭、竹并稱“四君子”(巧合的是,翠竹也是一款味美思雞尾酒的名字)。而這似乎正是調制秋菊的最佳理由。味美思雞尾酒值得讓更多人來關注。實際上,味美思本身就是一種瓶裝雞尾酒,用它來調酒肯定錯不了。西班牙人深得其中精髓,有午后小酌味美思的傳統。秋菊的真正魅力在于它證明了略施心思便可用味美思調出復雜而清淡的雞尾酒。無論你想在太陽落山之后靜享夜色溫柔,抑或想在夜深人靜時為一天畫上優雅句點,秋菊都是一個絕佳選擇。
--- 秋菊 ---

· 65ml 干味美思
· 25ml 法國廊酒
· 2-3滴 苦艾酒
加冰攪勻,濾入冰過的雞尾酒杯。以橙皮卷裝飾。
你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稍許增加法國廊酒的用量,但苦艾酒只能少量使用,否則它會蓋過其他風味。秋菊是嘗試各種干味美思的完美平臺。你也可以選擇單桶法國廊酒,這款特別的產品經過額外陳年,采用的植物原料種類稍有不同,比普通法國廊酒的風味更干、更直接,不過遺憾的是僅在諾曼底費康地區的法國廊酒宮有售。
不可不記的五個時間點
? 1873
風光如畫的費康小鎮位于諾曼底海岸,Alexandre Le Grand正是在這里創辦了法國廊酒公司。Le Grand是當地一位葡萄酒商,曾宣稱自己“重新發現”了一個著名的利口酒古方。據說這個古方誕生于1510年,是費康修道院的威尼斯修士Dom Bernado Vincelli所創。Le Grand不無大膽地宣稱,Vincelli曾向弗朗索瓦一世獻上此酒,這位國王品嘗之后驚呼道:“我的天!這是我嘗過最好喝的酒了!”Le Grand熱衷于聲勢浩大的推廣宣傳,這從留存至今的法國廊酒宮可見一斑——它于1888年完工,將哥特式、文藝復興和新藝術建筑風格融于一體,內部容納了酒廠、以彩色玻璃拼就的產品“歷史”展示和為數眾多的藝術品收藏。時至今日,法國廊酒宮仍是諾曼底地區最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
? 1880
在大張旗鼓的宣傳造勢之下,法國廊酒很快漂洋過海出現在了美國人的雞尾酒杯里。Jerry Thomas所著1883年版的《調酒師指南》中就有它的廣告,而1887年版中有幾款雞尾酒用它增加甜味。Patsy McDonaugh撰寫的《調酒師指南及紳士酒柜伴侶》(1883年)不僅包括了法國廊酒雞尾酒配方,還將其列為“最受歡迎”的酒吧必備四大甜香酒之一。法國廊酒進入美國時恰逢味美思日漸流行,它們最終將在調酒壺中相遇。
? 1916
Ensslin的《混合酒飲配方》首次記載了秋菊,不過這款偏甜的配方僅僅包括等份味美思和法國廊酒。Ensslin只是簡單羅列了配方,并未詳細描述制作方法,因此我們無法得知他是否聲稱秋菊是他的獨創。
? 1930
《薩伏伊雞尾酒手冊》收錄了一個改良版的秋菊配方,法國廊酒與味美思的比例降至1:2。Craddock書中的這個版本口感更干,成為了日后的標準。他進一步解釋說,這款酒“在歐羅巴號上的美利堅酒吧里名氣很響,深受歡迎”。這艘德國郵輪正是在Craddock寫作此書時開啟處女航的,短短五天就可橫跨大西洋,想必對那些急于逃離禁酒令的美國人來說是一個大救星。
? 1990年代后期
秋菊在雞尾酒復興運動中重獲新生。《薩伏伊雞尾酒手冊》中許多湮沒無聞的配方重見天日,其中秋菊因其特有的草本風味——這正好順應了當時對新奇事物如苦艾酒的追捧——和低酒精度贏得了青睞。有些調酒師對秋菊進行了創新,如Jeffery Morganthaler的木桶陳釀嘗試——既然單桶法國廊酒難以買到,這或許也是一個營造額外木桶陳年風味的好辦法?